大唐華銀金竹山發電公司打通“疆煤入湘”鐵水聯運新通道
新冷水江9月5日訊(通訊員 金軒)9月5日7時05分,一列滿載新疆煤炭的鐵水聯運專列緩緩駛入大唐華銀金竹山發電公司鐵運企業站,順利完成從新疆到湖南發電企業的首次“鐵-水-鐵”聯運旅程。該列煤從新疆出發,經鐵路運輸到重慶港口,轉而經長江“黃金水道”運輸到長沙新港碼頭,在港口完成換裝后再經碼頭專用線發車,最后經火車運輸抵達公司。此舉標志著“疆煤入湘”鐵水聯運通道正式貫通,是該公司電煤運輸模式又一創新突破,為湖南能源保供開辟全新路徑。
長期以來,受地理區位限制,該公司外省電煤運輸長期依賴火車且處于鐵路運輸的末端,燃料成本居高不下。為此,該公司積極探索“水-汽”聯運模式,在汽運成本壓降、運輸銜接順暢等方面取得成效的同時,勇于開拓創新,持續探索燃料運輸多聯運輸通道,想方設法拓寬電煤采購渠道,降低運輸成本,著力打造更高效、可靠的運輸模式。
此次“鐵-水-鐵”聯運新通道的成功打通,是該公司在“水-汽”聯運模式基礎上的又一創新之舉。該公司各級人員主動出擊,密切配合,與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湖南港口等多方協同聯動,深入研討交流,精準對接運輸需求與運力資源。同時,反復優化運輸方案,從鐵路運輸的調度銜接,到水路運輸的船舶安排,再到鐵路接運的流程把控,每個環節精心謀劃、反復調試。此外,加強與鐵路部門的溝通聯系,充分利用其鐵路運輸運能大、成本低、安全性能高的核心優勢,高效銜接水運干線,構建起跨區域能源運輸新鏈路。
這一創新通道的開通,為該公司帶來諸多顯著利好。一方面,極大拓寬了燃料采購范圍,將以往主要集中在晉東南的傳統采購區域,拓展至沿海內河各個港口,為燃料穩定供應提供了更廣闊的資源保障,有助于進一步優化燃料采購結構,提升采購的靈活性與可靠性。另一方面,有效壓降了電煤運輸成本,此前從新疆采購煤炭,高額的運費是制約因素,“鐵-水-鐵”多式聯運模式中,水運環節的加入,充分發揮了水運成本低、運量大的優勢,大幅提升運能利用率,降低整體運輸成本,為企業降本增效、助力“雙碳”目標實現奠定堅實基礎。
“鐵-水-鐵”聯運新通道的成功開通,是金電公司積極踐行大唐集團公司創新發展理念,主動突破運輸瓶頸的生動實踐。下階段,該公司將持續深耕電煤運輸模式創新,不斷優化“通江達海”能力,全力為能源保供保駕護航。
責編:扶雄芳
一審:鐘鼎文
二審:熊敏
三審:羅曦
來源:冷水江市融媒體中心